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布局新兴产业,临空生物医药园建设日新月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沿梁州大道驱车向南,行进至黄海路,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北临商登高速,南依双鹤湖中央公园的区域,一个规划占地2000亩的产业园区引人注目,这就是我省目前在建的最大规模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创新创业基地——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

▲ 双螺旋上升型的园区展示中心
走进园区,一座圆形建筑映入眼帘,这是已经建成的园区展示中心。内外双螺旋上升的结构造型,其设计灵感来自DNA结构,寓意生物医药产业与生俱来的基因和特征:创新、前沿、成长,发展没有止境……
从8月到11月,这里先后迎来河南省、郑州市各级领导十多次考察指导。博士带领的团队,旗下聚集的高端人才和企业,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园区……诸多因素让这个园区甫一落地,即成为各界注目的焦点。
是怎样的魅力,让她吸引众多关切目光?在航空港实验区产业发展史上,她又将如何挥写出炫丽的一笔?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探究竟。
发挥优势 精准定位
“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这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37岁的北京大学结构生物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SGC研究所博士后钟南,现在的身份是兴港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郑州临空生物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产业方向的定位,到项目的策划、园区设计,钟南是见证者,更是执行者、负责人。
国外学成归来,已在北京就业安家的钟南,为何选择来这里为河南的生物医药产业开疆拓土?钟南坦言,是航空港的发展热度感染了他,“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就一个事业,见证一个区域的发展,这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 钟南博士
他说,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对于科研资源、教育资源、国际交流平台等软硬件条件有很高需求,“拼研发能力、拼学术力量、拼资金,郑州比不过北、上、广、深,但是郑州有郑州的优势,”他分析说,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七大城市群之一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位优势突出。同时,作为河南“三区一群”之首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跨境电商综试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区、引智试验区、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等诸多国家战略和平台叠加的政策高地。一亿人口大省的广阔市场及劳动力优势,机场、高铁、城际、高速、地铁形成的多式联运体系,各类口岸的获批,人流、物流、信息流和交通辐射优势独一无二……都将为航空港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乘势而起、后来居上发挥出重要支撑作用。
“经过3个多月的考察和调研,我们认为河南非常适合开展生物医药的生产型研发。”钟南表示,这是对区域发展实际及所具有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 高等医学转化中心效果图
因此,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最终定位于——以全国稀缺的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切入点,构建医药、医疗、医学三医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和平台优势,吸引在生物医药领域已完成基础研究、进入产业化阶段且具有核心技术产品的企业来区建立生产型研发基地。通过平台公共服务属性降低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的重资产重复投入,解决其从研发到产品上市之间的核心瓶颈,大幅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助推其高速发展,与发达地区形成产业互补。
设计专业化 建设高标准
“打造比企业更了解企业需求的专业园区”
站在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展示中心的沙盘前,钟南一边指点一边介绍,作为航空港实验区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将是航空港实验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一定要确保高标准、高品质和专业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比企业更了解企业需求的园区。”
园区中部,一个贯穿东西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中央景观带绿草如茵、风景怡人,以此为分界线,南部片区为企业办公、孵化中心及商业、公寓、娱乐等生活配套,北部片区为研发、中试、生产及物流仓储区域。整个产业园功能明晰,产城结合,布局合理。

▲ 园区中央景观带
北部片区内,危化品仓库、污水处理站、蒸汽站一应俱全,双回路电的配置可为入园企业提供最全面的生产保障。3.7米、4.2米、4.8米、5.4米、7.2米不同层高的研发生产空间,可满足生物医药企业办公、研发、中试及大规模生产的全部需求,承重达10kN/m2,可支持各类大型生产设备入驻。
在短短七个月里,整体占地384亩、投资17.7亿元的先导综合园已初具规模,园区标志性建筑会展中心已经建成,集生态、建筑、景观于一体,可为企业提供展览、会议、服务空间;公共服务平台主体已经完工,内部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在其东部,中试及生产组团正在加快建设,力争明年上半年整体投入使用。

▲ 园区整体效果图
“园区已布局完成创新药、细胞技术、IVD/第三方检测、中药现代化四大核心产业,首批20多家企业将于明年四月份进驻。”钟南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将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前沿的气质相匹配,为园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打通“创新链” 构建生态圈
“不仅要做空间的服务商 更要做时间的合伙人”
“我们不仅要做空间的服务商,更要做时间的合伙人。”钟南用这句话概括他对园区功能定位的认识和理解。

▲ 未来,这里将是中部产业园的新坐标
钟南坦言,园区建成开园,只是港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迈出的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生物产业生态圈,使园区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共享共生之园,成为‘园区服务企业、企业服务企业、企业服务园区’发展战略共同体。”
为此,园区确定了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平台、加速器群组、大规模生产群组和生活配套群组等五大功能,旨在形成生物医药发展的全流程支撑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医药产业基础薄弱和合作共享产业氛围不足两大问题,解决实验区产业发展欠缺的人才、环境等软件问题,保障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的充足动力。

▲ 孵化实验综合中心效果图
在平台打造上,紧扣创新企业痛点,加大生产要素供给。园区拟投资5亿元建设小分子CMC制剂研究平台、大分子中试及大规模生产服务平台、新药筛选检测平台、动物药物评价平台、细胞技术服务平台等五大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高值设备共享、专业服务支撑,有效降低创新企业运营成本,解决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项目所面临的生产研究、工艺开发、中试生产等产业化核心问题,帮助医药创新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迈出关键一步;并向上下游延伸,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流程的创新研发生产支撑。
项目跟着人才走的特点在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显著。围绕实验区生物医药发展方向,在创新药、细胞技术、IVD/第三方检测、中药现代化等领域,园区重点引进了一批有项目、有团队、有资金的高层次人才,紧跟领军人才,布局新兴行业。截至目前,已申报获批国家“千人计划”1人,引进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3人。通过“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引进生物医药人才(团队)项目27个,聘请25名国家“千人计划”为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顾问。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国总部、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河南分部也已落户航空港,未来将借助其巨大优质资源推动合作,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 园区专家公寓效果图
在服务企业方面,完善的孵化服务体系可有效解决企业注册、优惠政策落实、科技项目申报、融资、培训、人才引进、财务法律咨询、专利申报、企业上市指导、行业交流等全方位服务需求,有效对接政府招商服务中心,保障项目无障碍落地。园区母公司兴港投资集团为相关产业设立50亿元母基金,通过构建多个针对核心产业的专项直投基金,推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孵化项目。
“临空生物医药园为我们提供了专业平台和优良发展环境,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一定可以诞生全球领先的医药和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企业。”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具有三十多年美国大型药企新药开发经验的景书谦博士落户园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已有美泰宝、鸿运华宁、泰基鸿诺等一批创新药领军企业落户园区,20多个针对肿瘤、艾滋病、肝炎、糖尿病等高发、致命性疾病治疗的国际领先的一类新药在这里研发、中试、生产,并进一步通过专业平台汇聚支撑国内创新药企落地航空港实验区发展和产业化,形成产值千亿的创新药物产业集群。

▲ 园区企业总部
作为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的主体单位,兴港投资集团董事长柳敬元对航空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我们的目标,是把园区打造成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引领基地和全国知名的生物技术创新基地,力争10年聚集超过300家的生物医药企业和过万名专业人才。”
区位、政策、服务、市场等诸多优势叠加汇聚,人才、项目、技术、资本等产业发展核心要素相会相生,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现代产业园正在人们的期待中快速崛起。
来源:河南日报